最近,深圳队16号球员单伟“白天踢苏超,晚上海底捞”的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。被网友誉为“时间管理大师”的他有三重身份:少儿足球培训教师、海底捞兼职服务员、苏超球员。网友评论道:“在足球场上看他传球,看完球吃夜宵还能看他传菜”,具体化展现了草根球员穿梭于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身影。
苏超中像单伟这样的球员有很多,数据统计显示,苏超注册球员516人,其中教练/学生占42%(217人),新业态从业者(外卖员、程序员等)占23%(119人)。观众从一场场比赛中认识了白天在楼宇间奔跑修空调、晚上在球场上握汗如雨的镇江大将许俊杰、平时炙烤火锅、场上握球的连云港消防员等,将可控的赛场与不可控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,结合各种职业的球员和层次不同的新纪录的观众人数,生动说明江苏是一片足篮球沃土,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。
草根选手场上竞争,这只是苏超赛事情绪迷人的一部分。“他们那么拼,苏超到底有什么奖品?”全国网友看后纷纷发问,难道只为“跑得快”?“没有假球,都是世界”是玩的的笑,“无关胜负只是热爱”是苏超的本色。生活中有足球,足球中有生活,足球赛事成为凝聚球员和观众情感的纽带。
足球是圆的,总有想不到的意外会发生。谁曾想到,就在我们身边的服务员、修理工、教师……还有我们自己,会被一场场场起伏不定的竞争最纯粹、最快乐的方式点燃。